今年上半年,我县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紧紧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全面小康”总体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大力推动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总量持续扩大。1-6月份,阜宁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28亿元,同比增长11.4%。与一季度相比,增长速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
2、城乡协调发展。1-6月份,全县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46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9%,;乡村零售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县城乡市场呈协调发展态势,城镇消费仍是主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消费仍将占消费品市场的绝对份额。
3、限上拉动明显。1-6月份我县新增限额上批零住餐业单位16家,新增单位数为全市第一。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6.59亿元,增幅达到16.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5.1个百分点,为繁荣消费品市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批零主导市场。1-6月份,我县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7.54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县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3.7%,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支撑作用明显,是我县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5、住餐探底回升。1-6月份,阜宁县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1.7%。前几年,受大环境影响,住餐行业进入低谷,餐饮行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企业不断升级改造,形成不同档次的宾馆酒店以及不同的餐饮集聚区,有力促进了行业的复苏。
二、制约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虽然消费品市场运行整体比较平稳,但依然有几个问题亟待关注:
1、网络购物冲击本地传统零售市场。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打破了消费的地域界限,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被分流到外地网络零售企业,对本地传统实体商业零售市场冲击较大,百货、超市等传统零售业态的零售额增速有所回落。限额以上单位中,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零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2、传统商业实体增长乏力。比较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百货店、大商场及超市等传统消费业态销售平淡,有些没有网上销售的实体店面临着消费日益分流的困境,销售额明显减少,而房租、人工和资金等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经营压力增加。
3、抑制居民消费欲望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居民在住房、教育等方面预期支出增大,防养老、防生病等预防性动机导致“轻消费,重储蓄”的消费观念表现突出。部分物价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特别是一些居民生活必须品在仍在较高价位运行。
4、消费环境影响消费意愿。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消费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商品掺假售假、使用虚假价签、虚假打折等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也仍然存在,此外,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导致居民对部分产品价格、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严重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使居民消费安全感进一步降低,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对策和建议
1、继续提高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居民消费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收入水平,因此要加大改革收入分配力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分配政策上对中低收入者给予倾斜。建立和完善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有一个合理的增长幅度,保证居民形成收入稳步增长的心理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2、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发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近几年汽车、住房、金银珠宝不断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而这一趋势将长期存在,因此可以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健身、养生、高端电子等新的商品消费,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带动相关商品的消费,以进一步激活居民的消费潜能,引导居民消费向更高层次发展。
3、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信心。消费安全保障对消费信心的提升作用巨大。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深入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净化消费市场,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商务领域诚信建设。
4、做大做强限上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一批大规模的限额以上企业,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消费品位。进一步提高我县限额以上贸易单位所占比重,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