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多措并举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发布日期:2020-10-21 10:48 来源:阜宁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国务院《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各项规定,我县积极宣传普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进一步明确防治责任,健全防治制度,规范防治行为,依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采取“六化”措施,努力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智能化监测,减少盲目用药

大力推广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病虫害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现代新型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应用,实现监测数字化。全县引进安装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仪和远程性诱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建立了病虫害智能综合监测中心,通过实施现代化智能监测,提高了病虫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减少了盲目用药。

二、精准化测报,提高用药效率

以部省颁布的测报办法为规范,对发生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灰飞虱和蚜虫等重大病虫害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全面地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正确分析发展趋势,严格按照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制订防治指标,依照规定的防治标准,确定防治预案,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为有效防治病虫害提供用学依据,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三、网络化诊断,提高用药准确性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大“互联网+植保”技术应用,建设网络植保医院。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县应用“互联网+植保”技术,利用农业大数据系统、病虫害防控微信群等网络咨询指导服务平台,由农业专家全天候在线坐诊,随时随地解答农民病虫防治方面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病虫害发生特点,开方配药,跟踪问效。今年累计指导咨询1.3万人次,解决防治难题360个,指导农民掌握最佳防治适期,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四、绿色化防控,减少农药残留

集成生物、理化、生态等各类防控技术,实现绿色综合防控。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县建成省级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7个,县级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2个,涉及粮食、蔬菜、果树等多种农作物;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灭虫性诱捕器、防虫网、无纺布、黄板、赤眼蜂等物理防治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基地实现绿色防控覆盖率100%,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

五、全程化减控,减少超量用药

大力推广粮食、蔬菜、果树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全程防控集成技术,实施全程减量控害。做到:前期预防为主,开展土壤和种子处理;中期精准用药,不达防治指标不用药;关键期复合用药,推广“一喷多防”技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六、专业化防治,提高农药利用率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高效、适用植保机械,增加机械数量,扩大作业面积,淘汰雾化效果差、防治效果差、作业效率低、农药利用率低的药械,全县拥有高效植保机械数量204台,其中农用植保无人机使用数量73架。按照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目标,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组织,在重要农作物和重大病虫害防治上,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引导专业化组织实施全程承包服务或阶段性签约服务,实现统一组织、统一用药、统一防治、联防联控,减少施药次数。目前全县各类专业服务队伍、机械装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日作业能力达13万亩次,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8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了农药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农药使用减量的目标。

阜宁县植保植检站 

2020年8月30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