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阜宁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工业主导,咬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江淮乐地两个目标,着力打造“四张名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民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6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34.74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254.67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83%、42.29%和45.8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22.4%和69.4%。

(一)农业产值持续增长。2019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84亿元,同比增长5.2%,比上年高0.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总产值49.70亿元,增长2.7%,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林业总产值4.12亿元,增长4.1%,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牧业总产值32.09亿元,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增长5.1个百分点;渔业总产值36.09亿元,增长3.7%,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增中有变。2019年,我县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18.36亿元,同比增长1.6%,全口径工业入库税金15.70亿元,同比增长2.7%。受3·21事件的影响,化工企业停产较多,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计划成效显现,实现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48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7家;入库税金超千万元企业21家,其中超 2000万元企业1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净增市星级企业5家。

(三)投资增速回落明显。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增速整体比上年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0%,比上年回落8.9个百分点。从组成类型看,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上升20.5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项目下降8.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18.5个百分点。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增长2.3%、第二产业增长6.0%、第三产业增长  0.2%。

(四)消费市场缓中趋升。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0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提高 1.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整体呈现缓中有升的态势。

 (五)财政收入总体稳定。2019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83.65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0亿元,同上年持平。受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显现,税收收入增长0.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8.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收入质量逐步提高。

(六)金融市场运行稳健。2019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519.88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305.60亿元,增长9.6%,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融资总额329.13亿元,比年初增长23.1亿元,金融机构表外融资总额23.53亿元,比年初减少3.6亿元。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9年,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9元,增长9.0%,增幅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80元,增长8.0%,增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30元,增长9.6%,增幅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1位。

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成效

(一)新动能不断增强,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全县“两主一特”产业加速集聚。以协鑫光伏、协鑫科技为代表的12家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0.2%,高于全县规上工业增幅32个百分点,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近25%。风电装备、光伏产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60.6%、18.4%。以特尔维斯、雷纳德智能科技为代表的金属加工智能制造产业的53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30.4%,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  39.8%,比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开票销售超5亿元企业达5家。环保滤料产业开票销售增长14.4%。化工行业通过不断的整顿,化工产值占比已经缩小到12.2%。

(二)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增强。

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旅游、健康、教育、养老等服务消费需求正在逐步扩张,电子商务销售增长较快。规模服务业企业拉动明显,三成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全县11家亿元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2019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5.67亿元,增长5.2%,拉动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71亿元和7.5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7.8%,对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的贡献率分别为43.6%和20.2%。全年接待游客226.3万人次,旅游收入20.31亿元。全县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9.4%。 

(三)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全域通办”“全程代办”“全公开办”“不见面办”加快实施,集中行政许可事项80项,推出“不见面审批”事项36项,除安全环保外的工业项目审批事项全部下放“两区”。全县商事主体每千人拥有量,在全市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措施有效落实。接轨上海持续突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新上外资项目13个,引进大鹤蛋业项目实现农业利用外资历史性突破。全年完成注册外资到账 3546万美元。

(四)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取得成效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8家、总数突破100家。建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研发中心16家。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98个,引进创新创业人才76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年2.3万低收入人口、103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脱贫。污染防治持续深化。严格整治“散乱污”企业、建筑扬尘、渣土运输、餐饮油烟污染,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III类水标准。风险防范扎实有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政府性债务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性债务余额和债务率实现双下降。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