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书润心田。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从打开一本书细细品读到“一屏万卷”畅游书海,一方方精心雕琢出的阅读天地,让书香氤氲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阅读空间:城市的文化客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白天鹅公园,一座通透的玻璃建筑与绿树相映成趣。这里是“阜有诗书”城市阅读空间——1200平方米的玻璃书房内,3万余册书籍静候读者,328个座位错落有致。晨光中,银发老者专注翻阅报刊,年轻人伏案疾书,孩童踮脚抽取绘本。沙沙翻书声与偶尔的低声交谈,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晨曲。
这座阅读空间如同一个微缩的城市文化生态:23个功能分区满足全龄需求,环抱式书墙与柔光座椅营造出沉浸式体验。“我们想让书籍成为市民生活的自然延伸。”工作人员李双介绍。读完书的市民可直接步入公园,让思绪在一花一木中继续蔓延。
这种“图书馆+”模式正重塑城市肌理——阅读不再局限于传统场馆,而是融入自然,成为触手可及的“精神补给站”。
书香活动:传统与创新的交响
“阜有诗书”的魔力不仅在于空间,更在于那些让文化鲜活起来的活动。“春回大地阅读有声”二十四节气之春分阅读推广活动别具匠心,活动现场,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向读者介绍了春分的节气特点和文化内涵。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春分节气,图书馆特别设置了“节气手工——撕纸大树”环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读者们拿起彩纸,动手撕出大树的形象。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五颜六色的彩纸撕成树叶、树干,再进行拼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撕纸大树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承活动,更是一次富有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图书馆不仅发挥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体验的平台。
“书香中国年”主题书展、“青团寄相思书香伴清明”活动、元宵节的阅读手作活动、定期举行的红色电影公益展播……这样的创意实践贯穿全年,县图书馆已超越借阅功能,进化为城市的文化发生器。
阅读品牌:一座城市的知性内涵
近年来,我县通过打造“阜有诗书”阅读品牌,不断完善阅读阵地建设,吸引了无数爱书人阅读打卡、休闲社交,一座座城市书屋集人文、艺术、创意、生活于一体,成为一个个精神驿站,推动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我觉得这些城市书屋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场所,也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灯塔和心灵港湾,这里的知识是共享的,不仅体现我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也为阜宁增添了书香气。”每周都要在城市书屋自习的市民高慕容说道。
通过阅读空间网络构建“十分钟文化圈”,让阅读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这种探索不仅提升城市品位,更塑造着共同的文化记忆。
当暮色降临,玻璃书屋亮起温暖灯光,与公园景致构成现代版“萤囊映雪”的画卷。在未来,阜宁将继续让文化生辉,让书香弥漫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