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阜宁县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加快前期项目开工促建,狠抓在建项目推进,精准指导项目入库入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运行平稳。然而,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现将运行情况简析如下: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投资增速总体平稳。1-6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1亿元,同比增长11.0%(2月同比增长11.7%,3月11.9%,4月11.9%,5月15.2%)。
2、工业投资地位稳固。1-6月份,完成工业投资99.77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约为66.9%,支撑地位突出。全县实现技改投入72.5亿元,占年计划的46%,全县面上体量较大的企业技改有3家,为协鑫集成太阳能电池组件、荣威塑胶、丽王新材料。
3、服务业投资下滑。1-6月份完成服务业投资46.79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环比下降15.1个百分点。1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1-6月份完成投资7.6亿元,仅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1.8%,西来佛寺项目、金沙湖3P项目和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工程由于停滞不前,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和马家荡生态旅游风景区等政府投资项目因政策变动,面临政府投入锐减,外来投资不多的局面;目前储备的重大服务业项目缺乏,服务业投资后劲乏力。房地产投资增速平稳,1-6月份完成房地产投资18.9亿元,同比增长8.2%。
4、重点工程持续推进。1-6月份,全县48个项目初步认定完成投资3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1%。其中32个重大项目初步认定完成投资28.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5.88%;16个重点工程初步认定完成投资6.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89%。连盐铁路(阜宁段)绿化工程、迎宾大道市政工程为6月份新竣工项目。其中农田水利和生态环保2大类工程建设进度超序时,3个农田水利工程初步认定完成投资0.8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2.1%;3个生态环保工程初步认定完成投资2.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9.21%。
5、向上争取总量过半。1-6月份,全县19个承担“三争”资金争取工作的部门共向上争取到账资金19.24亿元,占年计划的64.1%,同比增长41.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非政策性资金5.11亿元,占年计划的25.55%。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农田水利等一批重大项目资金纷纷到账。
二、存在问题
1、从投资项目看,大项目投资支撑不足。重大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根基。从今年在建工业项目情况看,个数虽然不少,但标杆型、引领型、补链型的重大产业项目却不多,今年在建工业项目中超过5亿元的仅澳洋三期、德安德芳纶、苏民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德安德芳纶二期4个项目,其中苏民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意味这投资结束,而下半年有可能产生资金投入的超10亿元项目仅有中海油燃气热电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2、从投资结构看,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缓慢。从项目质效来看,反映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缓慢。1-6月份全县工业固定资产设备抵扣税约4000万元,同比下降43.6%,总量、增速均在全市处于靠后位置。完成技术改造滚动投入约11.5亿元,同比下降8.7%,有数量缺质量仍是我县投资的突出“短板”。
3、从投资后劲看,下阶段投资增长压力较大。民间投资信心不足,受宏观形势复杂、市场需求不足、过剩产能清理等多重因素影响,投资存在“脱实入虚”倾向。今年以来集中开工项目74个,但目前实质性有投入的有54个,占总数的72.9%;且亿元以上项目仅34个,占总数的45.9。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苏民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已经投产,投资10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在办理手续,园区基础设施因政府投入缩减目前启动较慢,投入较少。
三、下步措施
1、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工业投资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工业投资决定了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所以当前投资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和突破点还是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提高工业投资的质效。要突出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培育、落地,做强长板,补齐短板。加强新批项目的事后跟踪推进,切实提高项目实际投入。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增加一些能够反映投资结构、投资效益、投资方向的指标。
2、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不仅要让项目落地,而且要开花结果,项目建成不仅要投产,还要增效。突出重点,围绕列市“两重”工作、县“两重一实”和城建重点工程,对投资进度缓慢的“蜗牛”项目,要进一步细化项目推进“路线图”,强化跟踪督促,切实加快项目推进,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努力形成以项目优化结构、以项目提升优势、以项目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3、着力拓宽投资渠道。密切关注投资政策的新动向、新举措,并全面及时贯彻到位。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各类省级专项,充分发挥好其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跟进,发挥投贷结合的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