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23K13024429E/2018-01708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阜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18-07-05 00:00:00
文号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统计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效性

2017年阜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阜宁县统计局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阜宁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突出补短板、创特色“两大重点”,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产业强县、生态提升、富民提速“四大行动”,全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亮点突显、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核定,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89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94.5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94.61亿元,增长10.4%。按全县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745元,比上年增长7.9%。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2.95:43.51:43.5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超过二产0.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三二一”结构。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1%,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6.3%,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

 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随着“放管服”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活力得到释放,创业主体持续增加。全年新增各类企业4828家、个体工商户5579户。全县新增“四上”企业70个,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个、资质以上建筑房地产业企业11个、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6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2个。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推进。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粮食总产93.53万吨,比上年增长2.2%,棉花总产53吨,油料总产1.64万吨,水果总产3.79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5.45万吨,比上年下降4.6%;生猪出栏量137.65万头,比上年下降4.6%;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68万吨,比上年增长0.8%。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

  粮食总产量(吨)

935312

2.2

    #夏收粮食

337228

5.8

     秋收粮食

598084

0.5

  棉花总产量(吨)

53

-28.4

  油料总产量(吨)

16387

-3.8

    #油菜籽

13011

1.4

  水果总产量(吨)

37537

3.3

  生猪饲养量(万头)

209.15

-4.0

 

   #生猪出栏量

137.65

-4.6

 

  家禽饲养量(万只)

3462

-8.1

   #家禽出栏量

2267

-5.0

  肉类总产量(吨)

154465

-4.6

  水产品总产量(吨)

76752

0.8

 

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蓬勃兴起,全年新增流转土地7.8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53万亩,高效设施农业比重达17.5%,打造4个有机稻米示范基地,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1个、绿色食品5个。培植省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23个,阜宁西瓜和发酵床生态养猪通过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阜宁大米”再获国际粮油产品展示会金奖,阜宁大糕跻身“江苏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产品;“阜宁黑猪”获国家地理商标授牌。获得全省唯一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资格,当选盐城市唯一“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04.17亿元,增长13.8%;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27亿元,增长40.5%;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97.89亿元,增长11.6%;私营企业672.11亿元,增长14.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20亿元,增长7.8%。全口径开票销售增长16.7%,亩均开票销售、入库税金分别增长17.8%、37.6%,规上企业增长面达64.5%,创三年新高。新增一般纳税人增长29.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

小麦粉

123322

 

-4.9

 

29769

6.5

万米

5485

30.6

服装

万件

435

-10.4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14990

10.6

纸制品

1900

20

合成氨(无水氨)

256508

39.2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102792

-17

水泥

1219416

18.9

钢材

116994

-82.5

阀门

67121

10.6

液压元件

220277

29.8

高压开关板

8770

8.7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3302

8.4

企业效益整体攀升。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利税总额57.14亿元,增长7.9%,其中利润总额30.34亿元,增长15.9%。企业亏损面4.6%,比上年末下降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7.3%、4.5%和4.7%。全县开票销售收入超亿元规模工业企业42个,超10亿元企业5个;入库税金超百万元企业132个,超千万元企业12个。新培植工业定报企业21个。 

新兴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出15.9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8.0%,拉动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7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出17个百分点。“六大产业联盟”引领产业发展,光电光伏、环保滤料产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350%、35%。 

建筑业发展较快。2017年末,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44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12家,二级资质企业55 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7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8.99万平方米,全年建筑业竣工产值316.90亿元,增长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民间投资274.0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6.5%。分类型看,完成项目投资322.98亿元,增长10.5%;房地产开发投资35.11亿元,增长24.1%。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57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04个;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9个;实施5亿元以上项目6个。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3.40亿元,比上年下降6.3%;第二产业投资238.16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投资116.53亿元,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234.91亿元,增长8.7%,其中制造业投资226.38亿元,增长8.3%;主要工业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5.5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42.12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25.17亿元。第三产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8.34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5.01亿元。

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2017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县有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36家,商品房施工面积为228.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竣工面积98.24万平方米,增长13.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7.52万平方米,增长2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81万平方米,增长22.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32.19亿元,增长19.8%,其中住宅销售额27.66亿元,增长23.3%。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市场保持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5.09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75亿元,增长11.2%。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78亿元,增长4.0%;零售业零售额125.70亿元,增长10.9%;住宿业0.42亿元,增长2.0%;餐饮业7.94亿元,增长11.0%。

外贸进出口发展向好。精心组织韩国、台湾、德国、意大利等招商活动,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幅全市第一。2017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6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0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14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出口总额29061万美元,增长30.9%。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项,实际利用注册外资24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2%,增幅比全市高81.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

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连盐铁路阜宁段基本建成,徐宿淮盐高铁快速推进,迎宾大道建成通车,老阜宁大桥改造完成,6.23灾后重建配套交通工程顺利完成,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任务。2017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245.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0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275万吨,比上年增长22.2%;水运货运量2135万吨,增长70.5%;完成货物周转量641230万吨,增长0.6%;完成内河港口吞吐量296.81万吨,增长6.8%。全年完成铁路客运发送量17.6万人,货运发送量432.66万吨。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6147辆,比上年末增长47.3%;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93774辆,增长54.7%。

邮政电信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分别为18800万元和15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1.5%。电信业务总量49160万元,增长9.5%;电信业务收入49082万元,增长9.3%。年末固定电话62886户,比上年末减少19173户;移动电话用户769264户,比上年末增加82651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7756户,新增47915户。

旅游业全面快速增长。“七彩阜宁”农业公园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喻口荣获“江苏最美乡村”,桃花源生态经济区、马家荡核心景区对外开放,盘龙古寺获批3A级旅游景区。201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国内旅游总收入14.59亿元,增长10.4%。到2017年度全县共有星级饭店3家星级饭店客房326间。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质量提高。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7.8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4亿元,上划中央财政收入11.54亿元,政府基金收入20.21亿元。国税、地税和财政部门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0亿元、11.30亿元和5.94亿元。完成税收收入19.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5.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增势良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契税分别完成17.06亿元、2.17亿元、1.32亿元和2.3亿元。

 2017年全县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预  算  科  目

2017年       决算数

比上年增长     (%)

本年财政收入合计

578877

-1.4

上划中央财政收入

115372

-4.7

  增值税

85594

16.6

  消费税

8825

7.3

  企业所得税

13004

-31.1

  个人所得税

7949

-61.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1444

-27.9

   #税收收入

197164

-26.6

  #增值税

85047

81.5

   营业税

257

-99.8

   企业所得税

8669

-31.1

   个人所得税

5299

-61.4

   资源税

7

40.0

   城市维护建设税

8179

-30.1

   房产税

7648

-1.4

   印花税

2534

-11.7

   城镇土地使用税

10705

13.0

   土地增值税

32724

-3.0

   车船税

1251

47.2

   耕地占用税

11160

44540.0

   契税 

23684

-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02061

42.6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65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4亿元,下降9.6%;公共安全支出2080亿元,增长8.7%;节能环保支出1.90亿元,增长29.3%;交通运输支出1.72亿元,增长14.9%;医疗卫生支出7.76亿元,增长0.3%。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8.16亿元,比年初增加4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89.59亿元,增长9.4%,占人民币存款余额的66.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4.68亿元,比年初增加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9%;金融机构贷款、存款余额比例达60.41%。

20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绝对数 

(亿元)

比年初增加

(亿元)

比上年末

 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438.16

901.08

16.4

#住户存款

297.44

259.13

8.4

 非金融企业存款

67.17

400.40

27.8

 广义政府存款

73.22

222.83

23.4

各项贷款余额

249.06

552.98

15.3

#短期贷款

29.93

25.07

1.8

 中长期贷款

63.30

573.87

30.8

保险业务增势良好。2017年末保险机构达18家,各类分支机构4个。全年总保费收入9.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20亿元,增长25.4%,财产险保费收入2.36亿元,增长17.6%。全年累计赔付和给付支出3.5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财产险赔付和给付支出1.37亿元,下降1.4%,寿险险赔付和给付支出2.18亿元,增长11.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空间持续扩大。全县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民营科技企业数2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7家,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3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9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4家企业建成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7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我县组织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申报省、市科学技术奖,其中澳洋科技、东方滤袋等企业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东方滤袋公司获得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利民农化、万兴石油、黄河药业3家企业获得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科天工、应流机械、金海新能源、恒星石油等企业获得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全县专利申请量306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9件;专利授权量39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件,实用新型专利327件,外观设计专利4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1件,比上年增加0.95件。大力实施“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上伟碳纤公司成为全市唯一晋级全省“双创”人才项目前10强企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完成育才路初中扩建和“6·23”灾后学校建设工作,为全县75所农村学校新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14.1万平方米,东沟中学获评省四星级高中,县特殊教育学校被列为省“社区融合教育”“送教上门”工作试点校,公办幼儿园实现省优质园镇区全覆盖。2017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4所,班级在校生14.01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0.53万人;小学79所,在校生6.63万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187人;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数3.21万人。现有专职教师0.8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初中生升学率99.2%,高中毕业升学率88.9%,幼儿园入学率98.5%。全县高校招生录取人数为3480人,录取率89.9%。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建筑面积共计15.17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2.7万册,电子阅览室席位数108个,电子阅览室终端数39个。新建图书馆分馆15个、文化大院20个,完成8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现代淮剧《十品半村官》入选文化部2017年剧本扶持计划,阜宁书城获“中国最美新华书店”称号。全县拥有共有电影放映单位26、家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有线电视用户31.59万户,电视覆盖率100%。全县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7项。县图书馆、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被授予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县人民医院南院二期工程全面启动,镇级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示范建设标准,提前1年完成200个村卫生室设备提升任务。2017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8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成立16个名医工作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5.78万人。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39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4399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668人,其中,执业医师1295人,职业助理医师800人,注册护士1375人。城乡基本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中心卫生院6个,实有床位699张,从业人员447人;镇卫生院15个,实有床位840张;另有村卫生室323个,从业人员135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县举办县级运动会9次。竞技体育获得省级奖牌6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2枚;获得市级奖牌75枚,其中金牌26枚,银牌23枚,铜牌26枚。学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9.8%,其中优秀率为27%。2017年末全县共有8000座标准田径场1个、游泳池馆5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节能降耗

城市面貌日趋美丽。完成新一轮县城总规修编工作,编制全县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资格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县城主次干道基本实现黑色化,8个老旧小区、7条背街小巷得到改造提升,胜利路、城河路等沿街建筑物外立面焕然一新,创成省级示范路2条、示范社区2个。启动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工作,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运作,数字化城管通过省级验收。新增纯电动城市公交车60辆,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27个。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绿色阜宁”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成片林1.31万亩,栽植乔木235万株,建成15个森林村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8%,城镇绿化、森林村庄考核全市第一,获评市“一片林”战略工程综合先进县。精心组织第14次县城绿化会战,县城绿化覆盖率41.43%。射阳河绿色廊道建设全面启动。“河长制”全面推行,落实县镇村三级河长1539人,整改河道问题1.68万处,拆除饮用水源地养殖场24家,疏浚县乡河道36条,整治村庄河塘309个。全市唯一顺利通过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验收。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63”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关停化工企业4家、整治验收合格20家,整治燃煤锅炉58台,主要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46%、1.24%、4.5%。规上亿元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减少19.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市前列。种植业农药化肥“双减”工程深入开展,建成6个粮食种植、3个设施蔬菜“双减”基地。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扎实开展, 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46μg/m3,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300天,优良率82.2%。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小幅下降。2017年全县户籍总户数35.48万户,总人口112.72万人,比上年减少22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0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83.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7.6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6304人,出生率14.45‰,全年死亡人口为10647人,死亡率9.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1‰。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出台《聚焦富民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大力实施“三个一万”工程,引导返乡创业就业10767人,促进陪读家长就业12805人,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2160人。认定10家“阜宁县陪读家长工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79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54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0元,增长9.1%。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654:1调整为1.647: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104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501元,增长4.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7年末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4.67万人,覆盖率达98.7%,比上年增长0.6%;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人数103.73万人,覆盖率达99.8%,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453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27256人。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6个,提供床位数4447张,收养人数271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工作顺利完成;“五位一体”救急难和民生三项保险全面覆盖,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新建养老机构6个;获评省现代民政示范县和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二○一八年七月五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