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好“钱景”

发布日期:2019-04-22 15:25 来源:阜宁县 浏览次数: [字体: ]

4月17日一大早,公兴社区青墩村村民张云飞便在自家的虾稻田里忙碌起来。只见他随手拎起一只浸在水中的笼网,里面装满了张牙舞爪的小龙虾,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他告诉记者,今天有客户订购了50公斤,他必须在10点前将小龙虾捕上来。

“从去年开始,我承包了210亩土地全部开挖为虾田,一年养殖两季小龙虾,种植一季水稻,小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小龙虾供饵、遮阴、避害,种养结合,亩产小龙虾近200斤、水稻千把斤,每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站在田埂上,老张掐着指头算起账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来这边干活一个多月了,今天4点钟就过来了,忙到现在早饭都没有吃,一个塘头有二十个网簖,我每天就把这些网簖整理好。每天能挣个100块钱,是笔不小的收益呢。”今年67岁的田作进高兴地告诉记者。

“稻田里养殖小龙虾,投入少、见效快,今年龙虾价格也有较大增长,每斤小龙虾能卖30元左右,今年收入肯定不丑。”张云飞笑着说,“过去单纯种稻,效益不好,净‘瞎忙’,一年四季手头紧,现在跟着‘忙虾’,有钱进账不发愁!”“以前每年水稻收割后,水田长时间闲置,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很低。而‘虾稻共作’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种粮不增收的难题,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现在公兴社区稻虾种养总面积达11700亩,目前正在推进太平桥小龙虾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接轨上海市场。”公兴社区农业发展办乔国祥说。

市场建在田头,小龙虾销路不愁。每天早晨,青墩村乡间公路上,停着从各地赶来的购销车辆。“这边的小龙虾体型大、颜色鲜亮、肉质饱满,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来自兴化的商贩隔三岔五都会跑来买上十几筐。靠“虾稻共作”,老张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他正盘算再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张云飞一边忙着招呼前来问询的商贩,一边笑道,“今年不仅是一个丰收年,更是一个增收年。”(唐磊王晓艳)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