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风吹遍江淮乐地

发布日期:2019-05-15 15:59 来源:阜宁县 浏览次数: [字体: ]

 

阜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018年8月,中央确定我县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11月8日,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县全面拉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序幕,探索文明实践“4556”阜宁模式。《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简报》以《阜宁县探索“4556”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题,对阜宁县的做法予以报道。2019年5月10日,中央文明办一局在海安市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专题座谈会”,我县陈良镇新涂村作为全省试点县唯一村级代表参加会议。

建网络、立标准,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

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之后,我县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研究中办《指导意见》、省委办公厅《实施意见》和全国试点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前列目标,高标准做好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实践活动,为全国面上推广作出贡献”目标。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动员大会,全面拉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序幕。4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近千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同时出征,深入全县341个村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探索出“4556”阜宁模式。建立四级组织体系、搭建五个服务平台、健全五类志愿服务队伍、推行“五有”建设标准、打造六大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其中,“4”是四级组织体系全覆盖,即在县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区(街道、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居(城市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镇中心小学、村居卫生室和有条件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成立阜宁特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两个“5”是建立五大类志愿服务队伍和“五个有”标准,即按照“盘活资源、建立队伍”的要求,成立理论政策法规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科普、医疗健身体育服务5类志愿服务队伍,按照“明确职责、加强保障”的要求,保证文明实践活动有班子队伍、有活动阵地、有活动菜单、有统一标识、有规范制度。“6”是探索形成六大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即理论宣传“万千百十”、“政策法规进万家”、“好人之城”、“欢乐进万家”、乡风文明“六整治六提倡”、“文明进万家”。

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初期,我县重点打造了文明实践花园所和新东站、新涂站、立新站等,为全县各文明实践各所站提供样本。全县20个文明实践所、341个文明实践站、68个文明实践点,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布置到位。今年3月,全县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上,明确要求各所站高质量提升文明实践示范阵地建设。结合县为民办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要求,组织各所分管负责人到宿迁、邳州、淮北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围绕群众需求,增强服务功能,全县重点打造40家各具特色的示范所站。目前形象设计已完成过半,花园所开辟文明实践“开放式市民学校”,新涂站增加文明实践走廊和文化长廊,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吸引力明显增强。

壮队伍、创品牌,文明实践形式多样化

志愿服务活动初期,我县整合现有阵地资源、人员队伍、资金资源等,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康促进和体育服务等五类志愿服务队伍,在机关单位中,已招募5089名专业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艺演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志愿力量,将13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中的3500多名志愿者吸收为业余文明实践志愿者,配合全县文明实践活动。县文联摄影家协会志愿服务队组织实施“把幸福照进来”服务项目,将用一年时间为全县敬老院老人拍摄、赠送一张幸福笑脸照,已到开发区、陈集、新沟等地敬老院开展活动,深受老人欢迎;县“爱的港湾”志愿服务队实施“焕新乐园”服务项目,投入40多万元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已帮助三灶、硕集、吴滩、羊寨四个镇区的45户贫困家庭45名学生改善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我县更加强调志愿服务效果,改各志愿服务分队单一活动为组合志愿服务形式,根据群众对文艺、健康服务需求高的特点,集中志愿力量在全县1/3村居,重点推出“文艺+理论”“健康+理论”等志愿服务形式,让群众愿意来、听得进、记得牢、更期盼。“线上线下”同步服务群众。利用县有线电视网络,开辟文明实践“空中课堂”,将我县拍摄的10部文明行为短视频、我县获奖淮戏《十品半村官》、广场舞教学等视频,放到有线网络上,供全县有线电视用户随时收看。

今年,各文明实践所根据地方特色,承担起组织本区域内的文明实践活动,充当文明实践主力军。目前,阜城街道所以“家的理念”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从对人、对事出发,立足“三个基本点”,处理好“五大关系”,真正做到阜城街道是一“家”;益林所以“中华善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编写教材、制作宣传材料,全镇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党委书记带头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到所、站进行宣讲服务。羊寨所利用群众文艺基础好的优势,组织各站进行文艺汇演,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把志愿服务和农民赶集时间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做到哪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已集中开展27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6671场志愿服务。

抓重点、强督查,志愿服务内容接地气

目前,根据活动需求,我县将招募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向农民积极分子延伸,通过组织“文明实践,舞动阜宁”广场舞培训班、比赛,首届“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农民歌手大赛和文艺团体“百团会战”等形式,选拔、培养、吸纳农民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并与县理论政策志愿服务分队、体育志愿服务分队、文化志愿服务分队签约,加入志愿服务分队,履行志愿服务义务。

我县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设为“文明实践活动日”,每周在《阜宁日报》公示各村居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向群众预告,方便群众参与。每次活动都组织现场督察、电话抽查,平时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需求,适时调整志愿服务内容。我县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县341个村居全面启动,每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基本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计划,村村有活动”的目标。短时间内,通过活动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意义、内容、要求等,宣传到全县城乡群众中去。结合春节、元旦、学雷锋日、清明等节日节点,组织了“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春联席会”“弘扬雷锋精神,文明实践同行”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造浓节日气氛,丰富文明实践内容,推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