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居委会喜奏乡村振兴交响曲

发布日期:2019-08-30 09:59 来源:阜宁县政府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吴滩街道立新居委会是我县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居委会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旺村,积极摸索,交出了一份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答卷。

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早上7点半还没到,吴滩街道立新居委会会两委们早早的来到了会议室,开起了居委会班子会议。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总结过去,立足现在,畅谈未来,开创立新发展新局面。

“7点半我们立新居委会两委固定的晨会时间,村委班子成员必须全部到场,把前一天和当天的工作安排都一一在晨会上梳理完毕。从搬到新的居委会后,这项制度已经持续了3年。”吴滩街道立新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陈红明说,“通过我们党员和全体居民的一致努力,把我们一个贫穷落后的经济薄弱村,变成了一个全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带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这离不开村里党员中心户的带头作用,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了,就能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更能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抓党建、促发展,发挥基层党员的带头作用,立新探索出的强战斗堡垒,带产业兴旺,带生态宜居的工作法,使得乡村振兴迈入快车道。

产业旺村 迈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立新村虽然紧邻204国道和329省道,交通区位条件不错,但过去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2016年的时候,村里还有20万元外债,那会每年过年我们几个村干部心里都没底。”陈红明谈到原先的情况感慨万分,“‘6·23’之后,村里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的帮扶政策以及资金,流转土地建起了万头猪场、搭建连栋大棚、扩大稻虾藕虾种养殖基地,用产业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从2017年开始,居委会狠抓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建成了以育苗、设施大棚为主体的多产业发展路子。现在立新拥有5000平方米的生态猪养殖基地,650亩的虾藕共作基地和470亩的双季虾养殖基地,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有了产业支撑,立新村的振兴发展之路就有了基础。立新也是全县首批实行整村制推进康居建设的村,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各方资源,让更多的村民搬进了“小洋房”,也为整村土地全部流转奠定了基础。“现在土地全部流转出来,把人手也解放出来。一亩地每年都有租金,村民可以就近在各基地里打工,在家门口工作。”陈红明介绍道:“土地集中流转,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现在我们村集体收入有47万元,今年估计再增加8万元,早就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了。村里的63名低收入农户也将在今年全部脱贫,不让一个人在小康的路上掉队。”

乡风文明 文化普惠进万家

口袋富了,还要富脑袋,立新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人,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每周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建设文化大院,为群众带来最需要的种植技术、最新的致富途径、最权威的法律知识。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党员活动中心、养老功能室、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卫生服务室、便民服务大厅,超市等,村里新建了标准幼儿园,还有健身器材活动场,灯光篮球场,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各种文娱活动。

“现在有好的房子住,在村里就能打工挣钱,政府对我们也很关照,像我们走的路都弄的挺好,现在的日子呱呱叫。”立新居委会居民陈怀成高兴的说。在立新新村,群众幸福指数高,记者和他们攀谈时都是喜笑颜开,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他们感谢党和政府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指导,对村领导集体致力于村庄建设的满意度高。如今的立新村坚持生态宜居,绿色发展,到处焕发着乡村文明、产业兴旺的新气象。

“我们立新村是阜宁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申报江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在‘6·23’龙卷风以前人均年收入不到9000元,现在人均收入差不多翻翻了。”陈红明说到立新的未来,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立新居委会将继续发挥高效设施农业的优势,算好土地效益仗、亩均仗,带动我们村民致富,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和民政部门积极沟通,加快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满足村民的需要。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引领乡村振兴。”     (唐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