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发布日期:2020-10-12 08:45 来源:阜宁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人民的美好生活,从安居开始。通过这几年的农房改善,蟠龙村新型农村社区内整洁干净,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一张张笑脸幸福欢畅……美丽乡村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绘浓了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

住上好房子

农村面貌“美”起来

改善居住条件是农民群众最关切的诉求之一。蟠龙村的新型农民社区——桃园新村于2017年6月18日开工建设,占地111亩,全部为砖混结构两层联建楼,分两期一共安置298户。

蟠龙村党支部书记杨正春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在规划建设新型社区时,就充分考虑到本村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房屋分为140平方米、120平方米、100平方米和80平方米四种。此外,我们还建设了40平方米的托底保障房,在方便村民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也保证了村里贫困村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65岁段成荣,是第二期搬进来的,用原来87平方米的老房子又添了不到4万元,住进了现在1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说到入住新房的感受,段成荣满满的幸福溢于言表:“以前住的旧村庄,环境脏乱差,雨天一路泥,晴天一路灰,现在这么大岁数了,都没想到能住这么好的房子!”

刚开始推进集中居住点建设时,许多村民并不理解。大家早已习惯了自己生活多年的老房子和周围环境。杨正春就带着村干部,每家每户的耐心动员,同步加快桃园新村的建设。杨正春说:“我们在保证建设质量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成本,保证了大家都能住得进来。社区建好了,老百信看到了好房子,算算不用多花多少钱就能住进来,都非常积极主动。”杨正春告诉记者,小区一共82栋建筑,一期建设成本846元/平方米,二期1100元/平方米。现在,新型社区房子已全部分房到位,入住率达到70%,小区内还托底安置了12户困难群众。最近,村里还有40多户村民想搬进来。没有房,让杨书记特别发愁。

村庄美丽、生活幸福是村民的愿望。如今的桃园新村新型社区,超市、卫生室、阅览室、绿地、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拓宽就业路

村民生活“富”起来

在农房改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让老百姓住得好,还要让他们生活得好,住得下来。

段成荣原来家里有5亩地,搬进社区,土地流转每年可以有4000元左右的租金。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在种粮大户那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一天也能有100的收入。“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能在家门口上班赚钱,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段成荣谈到现在的日子,幸福洋溢在脸上。

“蟠龙村的地理位置优越,离益林镇水产品市场和马家荡旅游景区都比较近,村民在景区和市场就近务工24人;另一方面,通过农房改善,村里在社区附近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稻田养虾、养蟹1600亩,解决劳动力46人,水产品合作社经营户32人,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杨正春告诉记者。

村里的张迎超从事水产品运输20多年。“以前住在村里的老房子,搞运输的车子没地方停,只能停在门前的大路上,周围邻居有意见,我自己也不放心。”得知要建桃园新村,张迎超第一批就搬了进来,挑选了一个门口有4个停车位的房子。“现在方便太多了,住的也好,靠市场也近。感谢党的好政策。”

为方便小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力转移,蟠龙村还在每户门前规划一个菜园地,其余绿地全部栽植桃树。村里按照每户10棵进行分配管理,农户负责施肥、除草、治虫、看护,小区物业进行集中统一采摘销售,农户和集体按照7:3进行收益分成,桃树下面的空地由承包桃树的农户自主种植蔬菜、瓜豆类应时蔬菜。这种模式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节省绿化成本70%,管护零费用,也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社区配套建设了480平方米村艺馆,为小区53户农户提供免费场所进行草帘编织,聘请师傅传授竹编、柳编、草编工艺,并成立草编合作社组织统一销售,让在家的劳力也能实现就业挣钱。

打好组合拳

居住品质“提”起来

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更希望到基础配套、公共服务、发展空间更好的城镇生活。今年以来,全县退宅4876户,其中进城入镇3473户,进城入镇率达到了70%。

益林镇出台了进城入镇激励政策,凡是进县城和镇区购房的按100平方算,奖补可达到16万元。在此基础上,镇里又将土地出让金和销售所得税所得让利给群众,实现了让老百姓不贴钱、少贴钱的改善住房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进城入镇积极性。镇里还对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拆掉危旧房,可以按照每月1元租金租住60平方的适老房,一直住到老。

如今,已有435户农户签订了进城入镇购房协议,还吸引周边镇区居民来益林购房160户。该镇突出把引导群众进城入镇作为农房改善工作的重点,积极打造全市农民进城入镇示范镇。

50岁的沈延峰在农房改善时,为了小孩念书,选择了搬到益林镇上买房。他拿着奖补的16万,自己又花了不到11万,在镇上的凯悦雅居小区购买了一套108.7平方米的三居室。明年8月,沈延峰就能住进新居。“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再也不用起早摸黑,周边还有医院和公园。生活完全变了样,感觉很幸福。”

2020年,益林镇利用市场化手段,在不同地段一共开发建设了5个商品住宅小区,1500多套电梯房,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同时,对三大公园以及农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二甲医院、职业高中和三星级宾馆,增设镇村公交线路,全方位方便群众生活出行。

(吕正龙)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