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发展真好” ——我县阜宁籍大学生“凤还巢”计划成果丰硕

发布日期:2020-10-14 09:14 来源:阜宁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有一种幸福叫在家门口就业,我觉得回到家乡发展真好,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很快乐的。”10月8日早上,小伙子朱春雪吃过早饭,匆忙赶往苏民绿色能源公司上班。在“才·阜行动”政策吸引下,来自吴滩街道的硕士研究生朱春雪从重庆理工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家乡发展。

国庆前至今,鸿陟农产品有限公司老总、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朱陟一刻也没闲过,9月底完成新公司搬迁,10月6日顺利交付搬迁后的首笔5万元以上订单。“阜宁创业环境很好,我不仅拿到了贴息贷款,而且享受房租、水电等各种补贴,公司发展质态非常好,年销售达800万元。”

朱春雪、朱陟是阜宁籍大学生“凤还巢”计划成果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县牢固“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出台“真金白银”的“才·阜行动”政策,以最大的诚意招引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对阜宁籍大学生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大力实施阜宁籍大学生“凤还巢”计划,通过政策激励、专场招聘、精细服务等有效举措,近三年招引4442名阜宁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生力军。

政策激励力度大

“才·阜行动”明确,对回阜工作或创业的阜宁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阜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的阜宁籍本科生,三年内每年分别给予3.6万元、2.4万元、1.8万元的生活补贴,属“双一流”高校或学科的再增加1.2万元。三年内每年分别给予其家庭1万元、5000元、2000元的特别奖励,并为其父母办理县内公交免费乘车卡和景点游览卡政策。

从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顾筛成选择回乡工作,目前就职于中材科技叶片公司,每年享受1.8万元生活补贴。他感慨地说:“我觉得回阜宁工作蛮好的,我现在的工资待遇很不错,不比在外工作的同学差。”

现就职于九如食品公司的硕士研究生沈雷说:“回来工作以后,我不仅拿到了生活补贴,还被确定为‘阜宁大糕’县级非遗传承人,让我感到很开心、很自豪,为我个人事业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介活动效果好

“亲爱的阜宁籍学子:你好!这是一封来自家乡射阳河畔的信札……”自2017年起,在外读书的阜宁籍大学生每年都会收到《致阜宁籍在外学子一封信》,感受来自家乡诚意满满的邀请。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每年牵头组织一系列特色推介活动,吸引阜宁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组织人才政策推介活动。不仅向阜宁籍大学生寄送邀请信,还定期在报纸、电视、高校网站等媒体发布“才·阜行动”政策。组织发展成果观摩活动。暑期组织阜宁籍大学生走进全县“两主一特”重点企业、现代农业基地等项目现场,感受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开展岗位实习活动。每年面向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居征集若干实习岗位,让阜宁籍大学生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组织专场招聘活动。不但暑期在县内举办专场招聘会,而且到南京、西安、盐城等地高校举办阜宁籍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为他们回乡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家乡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么快,我所学专业有了用武之地,明年毕业后我要回家乡工作。”暑期参观中材叶片等企业后,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孙祥光表示。

真诚关爱服务全

孙海涵大学毕业后来到宁富食品公司上班,不仅自己拿到生活补贴,家庭还获得2000元特别奖励。在领到家庭特别奖励和免费公交卡旅游卡后,她父母高兴地说:“孩子回来工作,不但可以照顾到我们,我们还享受到家庭特别奖励、免费坐公交和旅游,这样服务真的是太好了。”

招引人才全心全意,服务人才无微不至。为让青年人才更加安心工作,近年来,县委组织部连年牵头组织单身联谊活动,想方设法帮助年轻人解决婚恋成家、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让他们回乡工作有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已经举办11届单身相亲联谊活动,成功牵手49对。大学生唐园园回乡工作后,在金沙湖联谊活动上结识来自安徽的张从耀,如今由两人变为幸福的四口之家。“我们在相亲会上相识,之后相知、相恋,很快走进婚姻殿堂,小日子现在是越过越好。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关怀和厚爱。”唐园园说。  

 

(谢剑   杜康)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