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2020年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1-02-23 10:18 来源:阜宁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0年,阜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全面夯实司法行政工作根基,扎实推进依法治县,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一)专题部署补短板、强弱项活动。召开全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活动会议,全面查找检视、整改提升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2019年法治江苏监测评价结果、法治建设满意度调查结果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分块排查问题,系统梳理清单,推进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排查清楚、整改落实到位。

(二)依法依规履行行政复议应诉职责。全县17个司法所挂牌成立行政复议基层联系点,打通行政复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制定并出台《行政复议案件集体讨论办法》,充分保证办案质量。2020年共计收到向县政府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41件,涉及公安交通管理、公安治安管理、城乡建设、工伤认定以及信息公开等;发生以县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一审案件19件,未发生以县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败诉案件。

二、围绕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推进创新治理

(一)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充分运用公证云”APP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公众号以及电话、微信、蓝信、一网三通等方式,推行线上预约,线下合理安排公证、律师、公共法律服务、行政复议和特殊人群监管教育等,确保服务人员、人民群众和监管对象安全健康。在县电视台《律师说法》栏目开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法治与您同行》专栏,每周两次播放宣传。组织法治文化艺术团编排淮剧《法治战疫打胜仗》,通过文艺网络视频播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通过德法阜宁微信公众号、阜宁小司说法、全县339个村居法润民生微信群等转发防疫官方消息和防控知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组织律师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合同履行、如何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形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援助。

(二)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矛盾三年不上交行动,配齐县镇两级专职调解员,配强县镇村三级调解队伍,邀请省市县调解专家和行政执法部门业务能手开展岗前和日常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全县调解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依托县信访局、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立阜宁县非诉讼服务中心,规范非诉讼服务体系和工作流程,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体系,健全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导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化解。在阜城街道创建阜宁县阜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阜芸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室,在沟墩镇创建了沟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定心家事调解工作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会战专项活动,集中时间、力量全面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全力化解重大疑难纠纷。

(三)不断加强特殊人群监督管理。狠抓巡查研判制度,坚持每日4次以上网上巡查等管理和教育矫正模式,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均管控在位。首次在县矫正中心建立律师值班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一法一办法,依法依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县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对象中开展百日春风访千家专项行动,积极开展远程视频会见工作,方便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群众与在监狱服刑的家人沟通,有效提升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

三、围绕人民群众满意,着力保障民生改善

(一)着力完成律师万人指标。赴上海等发达地区招引规模较大的律所来我县设立分所,吸引省内外6家律师事务所、78名律师到我县执业。截至2020年底,我县共有律师事务所13家、执业律师134人;公职律师办公室16家、公职律师50人;已招引南京的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派驻律师11人。律师总数达195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完成我县小康指标2.3的目标任务。

(二)扩大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由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全县339个村(居)法律顾问,张贴双微双员联系卡,采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走村进户,开展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全县村(居)法律顾问在法润民生微信群发布各类法律常识27000多条,驻村服务1000多次,解答法律咨询9178人次。综合提升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运行实效,新成立驻加蓬一带一路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开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律师专项行动、法治体检四进四送、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等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律师说法》电视专栏等各种媒体开展法律知识宣传66期(次)。

(三)优化法律援助惠民措施。扎实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系列活动,制定宣传手册和漫画展板在法治文化广场等地设台宣传,在车站等场所开展情暖民工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社会知晓率。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原来的2倍低保标准放宽至最低工资标准,将农村低收入农民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确保每万人获得法律援助率万分之十以上。建立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设立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无障碍通道,实施法律援助点援制容缺机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探索“4+”模式 ,加强与公检法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积极推进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2020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31件,1件法律援助案件被评为2019年度盐城市十佳法律援助案件,入选司法部案例库1件、指导性案例1件。

(四)公证工作稳步推进。推广公证云平台,实现部分公证事项在线办理,提高群众对网上预约、申请办证程序的认知,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对老弱病残不能来公证处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繁等问题。充分发挥公证的公益职能,对65周岁以上的老人立遗嘱免收公证费;对五保户、建档立卡困难户、低收入家庭实行公证费用减免政策;对5000元以下的小额继承实行简便手续并免收公证费。2020年办结各类公证事项3357余件。

四、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圆满完成七五普法

七五普法顺利通过市委、市政府考核验收。围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出台2020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联动事项、普法月历等。以法治阜宁建设为契机,通过法律六进和基层法治创建,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突出重点对象普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坚持县委中心组每年2次学法、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1次学法活动。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法润江苏·春风行动等专题法治宣传、百万党员干部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科级干部任前廉政法律知识考试、“12·4”国家宪法日广场法治宣传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各中小学校全部配备法制副校长,强化督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组织我与宪法征文、初中生法律知识考试、高一新生军训法治报告会等活动,实现在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规范化依托村(居)法律顾问,利用两微一博及阜宁小司说法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联合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委和农业农村局在各镇区(街道、社区)开展法治思维巡讲,为全县基层干部送上法治套餐。邀请苏州大学教授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通过录制“12348公共法律服务音频(阜宁话版)、26个《民法典》宣传视频、走进“4.8”司法日座谈会、法治书画笔会等活动,提升群众司法知晓率和参与度。整合县普法讲师团,根据各群体普法需求,确定普法课题和讲稿,推行菜单式普法,提升普法讲师团工作质效,不断满足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阜宁县司法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