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新年乡村振兴战鼓
——芦蒲镇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2-02-11 08:48 来源:阜宁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月9日,芦蒲镇召开2021年度综合考核总结表彰大会,动员全镇上下聚焦项目、产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求新突破,创造新业绩,以风风火火的状态,开创全镇红红火火新局面,让芦蒲成为阜宁一张靓丽名片,让芦蒲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凝心聚力抓项目。该镇紧扣项目建设主题,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在全镇上下营造“人人参与招商、人人服务招商”的浓烈氛围,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村级月度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中的重要分值项目,作为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严格兑现奖励。对亿元项目的引进人加大奖励力度,重点推荐提拔重用。充分激发和调动抓招商、抓项目的积极性。集中人力排查人脉,重点排查在央企国企、行业龙头、全国500强、行业100强等企业的管理人员,突出对接科研院所、投资公司、招商代理等方面的芦蒲籍人员,用活人脉资源。同时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帮扶工作,着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要素制约和问题困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大项目跟踪推进、督查调度力度,将项目进度纳入年终考核重要依据,实行重点项目“月通报、季督查、半年考核”调度机制,对重点项目推进不力的,严格兑现奖惩。

提质增效优产业。该镇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做大总量、做精品质、调优结构,推动产业发展升级。突出实体经济支柱作用,聚焦旅游用品、食品加工、木业制品等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县5·18经贸洽谈会、接轨上海活动周契机,确保全年招引亿元以上新特产业项目1个以上。稳步提升特色林果品质和效益,瞄准稻虾、水产养殖等特色富民产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力度,推动富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抢抓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渠北片区开发两大机遇,依托桃花源生态经济区辐射带动,围绕该镇“一核两带四点”的发展思路,即:以芦蒲篓田谷地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加快黄河故道沿线特色林果和童北路沿线优质稻米两大经济带建设,突出新荡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罗码金蝉养殖、左范泓森槐项目以及蒲南休闲渔业四个项目亮点打造,做大、做优、做特现代农业。积极谋求农旅融合,策应市旅游2号线和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重点打造左范淮海生态家庭农场。同时立足实际,重点开发玉丰采摘果园、蔡码头路边民宿、红色芦蒲印记、三联堆上人家,加快形成堆上优质林果产业带、堆下优质稻虾、稻米产业带和林下生态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依托乡村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挖掘地域文化底蕴,打造集观光休闲、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提升芦蒲对外影响力。

枝叶关情惠民生。该镇坚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聚焦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对烈士路、塔北路、芦左线、中山路沿线破旧房屋、猪圈、厕所、彩钢瓦棚等进行全面拆除,并逐步对通村主干道进行“白改黑”路面提升。同时对马集大沟进行整体规划,高标准打造,建设栈道、步道、凉亭、亲水平台等景观,提升马集大沟整体形象。同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重点抓好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保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的基础上,加快补齐各项民生短板,加快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全力做好中山路沿线蔡码头、三联、周门三个集点打造,并加快沿线综合治理提升。继续做好烈士路房屋拆除后续工作,加快烈士路新型社区建设以及两侧房屋立面改造。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年内将建成2800平方米标准化室内农贸市场,不断提升集镇品位。(姚海燕  董加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