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阜宁县上下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任务,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动能加快积蓄,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农业、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投资、消费、居民收入、新增“四上”企业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8.56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加值85.84亿元,同比增长4.4%;二产增加值300.8亿元,同比增长7%;三产增加值351.92亿元,同比增长7%。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68亿元,同比增长3.3%。粮食产量基本持平,粮食产量96.26万吨,比上年增长0.3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86.8万亩,总产量34.05万吨,增长0.03%;秋粮播种面积103.86万亩,秋粮总产量62.22万吨,增长0.48%。蔬菜产量略增,全县蔬菜产量149.5万吨,同比增长3.6%。畜牧业生产有升有降,全县生猪存栏40.42万头,出栏70.27万头,分别同比下降2.5%和增长2.5%;家禽存栏727.5万只,出栏1590.32万只,分别同比下降1.07%和7.5%;禽蛋产量为8.06万吨,同比增长1.05%。渔业产量基本稳定,渔业总产量8.05万吨,增长2%。
(二)工业经济稳中向好。2023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8.97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481.9亿元,增长5.3%;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97.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53%,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县涉及的29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8.6%。增长量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9亿元,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4.93亿元,金属制品业增长4.04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98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6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2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12.98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8%。
分领域看,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8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9.5%;从构成看,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7.2%,制造业投资增长57.1%;从投资主体看,全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9.7%。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拉动有力,全县亿元以上在库项目15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6个,完成投资38.21亿元。
(四)消费市场趋于活跃。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累计增速28.3%,零售业销售额累计增速9%,住宿业营业额累计增速37.4%,餐饮业营业额累计增速26.5%。其中网络商品零售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同比增长23.4%。
分消费类型看,粮油类零售额增幅73.5%;水产品类零售额增幅76.2%;蔬菜类零售额增幅54.8%;烟酒类零售额增幅76.5%;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幅268.1%。
(五)服务业持续向好。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9.62亿元,同比增长31.5%。8个核算行业1-11月增速1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多数行业门类实现同比增长。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的10个行业大类中,全部实现正增长,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7%外,其他各行业增速均达两位数以上。在列入核算的8个行业中,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六)财政金融运行稳健。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6.6%,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中税收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合计1557.18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存款余额898.44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贷款余额658.74亿元,同比增长30.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承压前行。2023年,全县进出口总额7.9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321万美元,同比下降89.3%。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3年,阜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35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84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1元,同比增长7.1%。
(九)新增长点培育成效明显。2023年,全县新增“四上”企业291家。其中工业53家、建筑业34家、批零住餐161家、服务业38家。全县新增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3个。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下行压力较大。2023年,规上工业开票在后几个月增速都在5%—6%之间,增速较慢。全年工业产值负增长的行业达到12个,占29个行业的41.4%,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26.4%,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25.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12.29%。8个重点企业中,有2家产值下降,分别是:阿特斯阳光同比下降36.1%,荣威同比下降26.9%。
(二)出口持续下滑。受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县出口企业出口额大幅减少。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出口额较上年下降21.8%,有出口业务的1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0家企业出口额同比下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持续夯实工业基础。行业主管部门要关注重点行业的生产走势,加大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了解重点龙头企业生产情况及存在困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同时,部门还要重视产值下降的企业,要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全面摸排企业生产下降原因,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持续加强为企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财政助企力度,全力做好用能、用工、资金等要素保障。扎实抓好企业服务工作,深入体量大、降幅高的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出台个性化的政策举措,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支持重点企业争取更多总部订单分配,促进企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三是持续推进项目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进度,加强跟踪服务,对已排定的省、市重大项目以及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进行认真梳理,确保项目开工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做好项目招引储备,立足阜宁县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优势,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全力招商,特别是新兴产业及高技术项目,注重提升“四上”单位入库质量,确保新增入库单位对全县经济有正向拉动作用。
四是持续促进居民消费。进一步促进就业,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较高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消费新业态的扶持力度,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市场稳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