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
索引号11320923K13024429E/2022-00321 组配分类 政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阜宁县 发文日期 2022-12-24
文号 阜政办发〔2022〕40号 主题分类 教育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效性 有效

阜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阜宁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公兴、硕集社区管委会,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阜宁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阜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阜宁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阜有优教”品牌战略目标,依据《江苏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盐城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阜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阜宁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全县各类教育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1. 各类教育实现新提升。学前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新(改、扩)建幼儿园35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园5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1%,省、市优质园率达81.68%,2019年入选省首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单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小学5所、初中4所,撤并乡村小规模薄弱学校36所,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县”,被省教育厅、省教育工委表彰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中教育多元发展,阜宁中学积极申报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第一高级中学、东沟中学创成省四星高中,实验高中创成省三星高中,全县所有高中均达三星以上。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阜宁中专创成“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转办成县现代服务中专,创成“江苏省现代化优质特色职业学校”。社会教育、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增加到15个,省标准化居民学校增加到31个,成立阜宁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新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21个,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100%。社会机构办学行为得到规范,发放培训办学许可证51张。

2. 保障水平登上新台阶。教育设施设备日益完善,一批城乡薄弱学校改造升级,新建校舍37.5万平方米,拆除D级危房0.8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3.8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新装配空调3699台、课桌椅3万多套、音体美器材3万多件,新建成塑胶运动场15片,每学年每生新增图书1册以上,全县90%以上学校达省教育装备1类标准。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学校宽带覆盖率达100%,教室多媒体一体机覆盖率100%,创成省级智慧校园42所、市级智慧校园62所。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建学生宿舍3.9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学校食堂4.5万平方米,准入校园配餐企业3家,服务师生近9万人。校园安全得到保障,每年投入近180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520名,5年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学校技防水平提升,创成20所市级平安校园示范校(园)。校园传染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创成7所省健康促进校金牌校、32所银牌校、13所铜牌校。

3. “五育”并举取得新成效。注重德育为先,坚持智育为重,普及艺术教育,打造体育特色,注重劳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创成3所省级小学特色项目、1所省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4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设立“阅读节” “体育节”“劳动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县3年级以上学生基本会演奏一种乐器,创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园)26所、省级足球特色幼儿园1所、省级体育特色校(园)5所,创成省“区域性示范初中劳动课程”实践基地1个、长三角地区劳动教育联盟示范校1所。

4. 锐意改革教学实现新跨越。实施教学质量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深化课堂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深度学习南通、衡水等地先进经验,实施教学行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教学六认真”管理台账,实行“推门听课”和“飞行检查”制度,出台班主任工作管理考核办法,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健全考评机制,采用“看起点、比进步,看历史、比贡献”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学业测试达标率不断提升。教育督导得到加强,促进学校依法依规办学,创成“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

5. 全面优化教育发展新生态。成立县委教育工委,完善教育系统党的组织架构,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开展“正风肃纪校校到”“正风肃纪五项整治”等专项行动,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五年投入近16亿元用于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招录新教师400人左右,新增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4人,培养长三角名校长5人,盐城市名校长5人。县财政优先安排教育支出,确保按照规定要求逐年增长,保障中小学公用经费、教师工资津贴和教师培训经费等正常拨付。在制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事业,实行学校建设与县城、镇区(街道、社区)发展同步规划、同期实施、同时投入使用。教育公平全面落实,实施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严格按照划定的施教区进行招生,全力保障学位供给,外来务工及流动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率为100%。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做好精准资助和控辍保学工作,被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连续九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评为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面对人才竞争与人力资源优化提升、社会转型发展对教育多元需求、教育改革与治理方式转变等多重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县教育面临更好机遇和更新要求。

1. 从时代发展趋势看,省委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市委提出要“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县委提出“擦亮阜有优教品牌”,需要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匹配、高度契合、高度适应的教育新格局。

2. 从人民群众期盼看,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更加多样,全社会教育夙愿已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普遍关注学校建设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发展质量、学生成长质量和升学就业质量,对办学条件改善、育人方式变革、综合实践拓展、生涯规划指导、行为养成教育、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需求愈发强烈,教育创新与服务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释放。

3. 从教育发展要求看,必须依托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依托教育信息化建设,增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4. 从我县教育实际看,全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县城学位供给水平与城镇化发展,县城人口集聚与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城乡人均教育资源不够均衡。

二、指导思想、目标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扩大教育供给,深入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坚持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目标定位

1. 一个总体定位

——打造“阜有优教”品牌。到2025年,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实现“阜有优教”奋斗目标,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创新力和影响力走在全市前列。

2. 五个具体定位

——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优化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提升办园质量,推动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力争2023年创成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并具备接受国家评审条件。

——创建国家、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力争2024年申报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2025年通过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并申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创建省高品质高中和星级高中。阜宁中学创建省高品质高中,陈集中学创办省四星高中,滨湖高级中学创办省三星高中,阜宁中专积极创办省五年制高职院校。

——全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区域。实施农村网络联校建设,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力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全省体艺教育和大阅读工作创新特色区域。全面改革创新体育艺术教育,深化大阅读工作,着力打造校园女足特色、大阅读工作特色,形成县域体艺教育和大阅读工作特色品牌。

三、总体思路

坚持把“建设教育强县,奋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贯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始终,以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学质量振兴,形成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特色品牌有影响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关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普惠性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把推动教学质量振兴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启动新一轮教学质量振兴行动,深入学习南通等先进地区教学改革经验,深化课堂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推进“三程”建设,由传统走向智能,注重提升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抓好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养成,强调“五育”并举,强化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弘扬劳动精神,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优化义务教育集团校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发展模式,聚焦城乡薄弱学校提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和教育人才配置,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发展。

——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管理创新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更为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文化立校,强化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提高管理效益,提升育人水平。

——把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

四、主要任务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5%,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实施幼儿园精品化和托幼一体化建设工程,根据幼儿数变化适时调整布局。力争2023年,“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并具备接受国评条件。

——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确保2025年底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3所,不断改善提升偏远镇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同时根据生源变化及时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学位结构。特殊教育更加融合,高质量普及残障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达100%。推进国家、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创建,力争在2025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全力推进阜宁中学争创高品质示范高中,陈集中学创成省四星高中,滨湖高级中学2025年创成三星高中。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普通高中资源配给率达100%。研究制定全县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意见,精准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职业教育提档升级,积极申办五年制高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阜宁中专开设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等专业,阜宁现代服务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双减”要求,实施新一轮教学质量振兴行动,争创全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区域,创建一批国家、省级课程基地和特色学校,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

——优化教育生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全面落实,重视家庭教育,教育教学环境更加安全稳定,学生获得感、教师荣誉感、家庭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确保所有学校达到省1类标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争取在2025年前创成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按规定配备校医和保健教师。所有学生每周户外活动5小时以上,学生近视率逐年下降。配齐配好专兼职心理教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五、工作举措

1.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引导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总体目标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教育工作各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加强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党务干部,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着力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廉洁校园”和“一校一品”建设,推进党建文化品牌建设。

2.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着力普及普惠。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机制,继续推进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2025年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着力增量提质。建成达省优标准的公办园2-3所,提升公办园比例,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总量,创建省、市优质园5-6所,持续提高优质园覆盖率;以年检为抓手,以省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为载体,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园品位,提高公办幼师比例,提升保教人员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到2025年,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3.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科学构建城乡校际协作联盟。加强学校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并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严格按省、市有关规定,将热点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制定科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切实落实“双减”要求,把“双减”工作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小学、初中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差异系数低于省警戒线,并逐年降低。积极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2.0工程,确保“增亮计划”“焕新工程”“健康行动”“厕所革命”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积极实施教育“新四项惠民工程”和“十项提升工程”。

4. 加快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65%以上。加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融合,切实增强课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学生的选择性,形成学校自主设置、教师自主开设、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5.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6%以上。抓好职教招生工作,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抓好双师型队伍建设,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继续调整专业设置,抓好家政服务、涉农专业的开设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

6. 提升特殊教育、社会教育发展水平。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等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抓好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改善社区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完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三支队伍配备,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创建,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老年教育资源库等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库建设,建成一批省级社会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学习苑、养教结合基地。

7. 构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严守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注重各种优良品质的养成。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抓好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养成、向上向善人格的培育和健康体魄的塑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运行体系,强化体育锻炼和疾病防范,确保体质健康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体艺特色学校建设,达到体育特色全覆盖。开展以女子足球为特色的“一技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成立小学、初中、高中女子足球特色班,畅通足球运动员上升通道,培养女足后备人才。力争创成市级艺术特色校10所,省级艺术特色校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8所。强化国防教育,创建一批“少年军校”和“国防教育特色校”。强化劳动教育,力争建成5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成20所劳动教育优秀(示范)学校,遴选30个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培养100名劳动教育优秀指导教师,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现“生生有项目、班班有特色、校校有基地”的目标。

8. 全面实现教学高质量振兴发展。实施新一轮教学质量振兴行动,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综合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指导性、针对性。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加强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学教研支持力度。学习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提高我县中考、高考特征指标居市位次。   

9.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行动,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大力实施农村网络联校建设,共享优质资源,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尤其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问题。以中小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为领衔人,以学科学段为模块,组建、打造名师教研网络,实现各学科及教师全覆盖。实施“精准帮扶”网络扶智攻坚行动,实现精准推送资源、精准培训教师、精准帮扶资助。不断强化教育公平度、统筹度、保障度以及满意度,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施教育新基建统筹布局工程,加快推进 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整合并吸纳国家、省、市、县各级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启动“人工智能+教育”在智慧教室、在线学习平台、教学管理等领域创新应用。到 2025年,全县60%的中小学实现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赋能和智能化改造,90%的中小学建成市级“智慧校园”。

10. 全面打造教育人才高地。探索教师队伍管理新机制,加强义务教育教师统筹管理,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校长、教师实现良性交流,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通过集团化办学、联盟学校建设、顶岗培训等方式扩大交流层面和比例,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15%,符合交流的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20%。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培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教学名师10人以上,名师总人数进入全市中上游。师德师风进一步好转,师德师风满意度测评确保在90%以上,到2025年,全县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省定要求,强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将教师培训作为校本研训的重点内容。                                                        

11. 打造平安校园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安全责任、风险防控、制度支撑、安全教育等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落实校园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学生心理健康、校车及交通、危化品、消防、食品、校舍、实验实习实训、治安等方面安全管理,及时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考核评价和安全督查通报约谈制度。深化“平安校园”创建,积极创建省级“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到2025年市级“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创成率达到45%以上。

12.推进健康学校建设。10年内配全所有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配齐专兼职心理教师,开设好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好心理健康咨询室。课桌椅适配率两年内达100%。所有学生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1小时以上。扎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疲劳用眼概率。

六、组织保障

1. 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和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经常深入联系学校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际,加强教育宏观决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及时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建立教育发展问责制,把教育发展列入工作考核范围。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关心、理解、支持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教育、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2. 全面落实优先发展。规划优先满足教育、财政优先投入教育、公共资源优先倾斜教育。加大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县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落实以教育优先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3. 全力完善治理体系。扎实推动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推动依法治教。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切实加大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力度,分门别类地彻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不断加大人防和技防投入,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确保校园安全。发挥总工会、团县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