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厅、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切实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纪党规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组织各支部书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抓好廉政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谈心谈话”130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法纪知识测试,推动干部职工自觉践行忠诚 干净担当要求,做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司法行政干警。二是牵头组织全县相关单位、部门及镇区(街道)40余人到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参与市委依法治市办举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同堂培训。
(二)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加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一是强力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印发《阜宁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召开全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专题部署。整改销号行政执法突出问题62条。邀请部分公职律师和市局专家对我县177本案卷进行质量评查。在全省率先启用“阜宁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并挂牌。二是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共收到向县政府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数160件,受理数为136件,已审结129件。法院新收涉及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数为43件,其中一审21件,审结数16件;二审18件,审结数14件;再审3件;检察监督1件。新建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和市司法局联合拍摄制作的行政复议微视频《李尧的春天》,被省厅推荐上报给司法部。三是持续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收到各类涉法事项文件126件,其中送审文件34件、专题事项15件、信息公开事项32件、其他法律事项1件、征求意见文件44件,共提出意见建议150余条。将县政府制定的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创新推进“法律法规政策解读、交流依法行政工作、案件剖析+县政府法律顾问点评”为内容的“学用思评”“3+1”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新模式。共对接并组织了10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工作。四是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包容审慎执法,编制涉企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对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采取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手段,对企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或者配合查处违法行为的,依法从轻处罚。召开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县政府分管领导专题部署盐城市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严格落实“企业安心生产日”制度,做到“无事不打扰、检查必报备、执法有监督、营商最安静”,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三)不断增强依法治理水平,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一是增强普法工作实效。精心打造龙湖法治文化公园和新四军法治文化园。拍摄的《家长里短》系列法治微视频在相关平台播出,其中《儿媳要不要赡养公婆》在“江苏省司法行政在线”公众号播出。法治非遗短视频《淮腔淮调唱法治》已获得省市的肯定,并向司法部推荐。建立5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召开2024年度县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会议。二是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改造了沟墩司法所。成立板湖镇矛盾调处“一站式”服务中心。司法所长已列席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共计22次。在全市率先开展司法协理员试点工作。召开司法行政辅助人员转岗培训会,形成司法协理员名录72人。提高司法协理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优化队伍配置,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在全市率先完成10家法治薄弱村排查整治销号工作,受到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着力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组织“法律明白人”(纪法明白人)开展党纪法规宣讲活动。四是突出人民调解工作。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743件,调处成功率达99.8%。召开全县访调对接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业务培训会。定期举办全县专职人民调解员“我的调解故事”经验交流会,在阜宁日报开设“我的调解故事”专栏。中国法学会在县非诉中心挂牌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蒋阜芸调解工作室。五是注重特殊人群管控。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矫正中心直接管理驻城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模式。省厅、市局有关领导先后多次来阜对直管工作调研指导并参与挂牌活动,给予肯定表扬。天津宁河区、青海省杂多县、苏州、镇江等多家司法局单位先后到我县矫正中心考察交流直管工作。省戒毒管理局和市局主要领导来阜调研社区矫正中心、后续照管工作站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全市社矫安帮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
(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力度,不断提升法治惠民实效。一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省厅法律援助中心来阜调研法律援助工作。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12件。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门服务窗口,全年受理140件。新建了6家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县339个村(社区)已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共计开展1405场法治讲座,法律咨询2701条。加大选派青年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力度。二是强化律师行业规范化建设。召开全县中小律所示范创建会议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培训会议。联合税务部门随机抽取律师事务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深化“滤料产业链+法律服务”,组织律师走访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讲座、合同审查、诉讼代理等服务。阜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律师事务部和2名公司律师先后获省司法厅许可,实现我县民营企业公司律师“零”的突破。三是推动公证业务创新发展。全市“公证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县召开。全年共办理各项公证2600件。新增2个远程公证服务点,进一步畅通公证在线申办通道。与县法院执行局达成合作,就执保案件开展线下调查核实、线上财产检索、约谈被执行人等司法辅助活动,已办理相关公证800余件。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县司法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动全局干部职工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推动法治阜宁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县法治建设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行政复议与应诉、行政执法监督、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提出明确思路和要求,及时呈请县委县政府推动解决重大问题。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支出等工作始终坚守规定,集体研究决策,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党建品牌创建不够突出。党建品牌与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结合不够明显,党建活动缺乏亮点,党建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强、宣传形式单一,党建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影响力不高。
(二)“法律明白人”队伍培育质效不高。“法律明白人”基本由镇区(街道、社区)网格员兼任,专业水平和精力欠缺,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工作。基层“法律明白人”队伍不稳定,兼职人员往往一人任多职,且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仅能应付常规工作,难以提供创造性、差异化的服务。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聚焦司政队伍选育管用,锤炼更高水平铁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和联系实际学。结合阜宁红色文化,提炼法治元素,打造政治忠诚教育品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鼓励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中青年干警参加“法考”,提升法考通过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二)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牵头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协调会商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协同监督机制。用好市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平台,跟踪各涉企行政执法单位信息化平台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情况,督促平台规范化使用。创新宣传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知识,继续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充分运用行政争议调处中心这个平台,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共同推进诉源治理。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制。
(三)不断提升依法治理质效,切实增强社会稳定。总结“八五”普法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为“九五”普法工作做好开局准备。开展“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对县镇村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在专职人民调解员中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加快司法所规范化“三项建设”,推进中小型司法所培优升级。开展“红色调解”品牌创建。持续提高司法协理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优化队伍配置。持续推进司法所所长列席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四)切实增强法律服务质效,搭建法治惠民桥梁。依托建成的法律援助站点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站点的影响范围。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服务质效。开展“滤料产业+法律服务”工作和律师助学公益活动。鼓励阜宁农商行公司律师发挥作用,服务公司发展。落实金融公证服务,启用“区块链+赋强”公证项目,与中国工商银行、南京银行和阜宁农商银行等开展合作。设立“公证参与执行辅助事务中心”,增派公证工作人员在县法院具体开展执行辅助事务工作。搭建“公证+民政”全周期婚姻法律“服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