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23K13024429E/2025-00066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阜宁县 发文日期 2025-04-01
文号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效性 有效

《开展行政执法质量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文字解读


据会议安排,现将《开展行政执法质量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巩固年方案》)的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根据国家省市县关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部署和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精神,按照许县长指示要求,县司法局牵头起草了《巩固年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各镇(街道)、各行政执法部门意见,认真总结去年行政执法质量整治年行动情况,以及全县行政复议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情况,在充分吸收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形成《巩固年方案》。

二、主要内容

《巩固年方案》共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三个部分。

(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全县行政执法质量进一步巩固提升,综合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优化,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成有效运行率达100%,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对行政执法满意率达93%以上。

(二)重点任务。《巩固年方案》围绕6项重点任务,提出了18个具体工作举措。

第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一是组织开展全员轮训。及时制定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计划,确保每年对已领取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开展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二是大力提升执法能力。除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外,要定期组织执法全过程现场演练,开展执法技能竞赛、执法岗位练兵等活动,提升现场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未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第二项重点任务是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一是明确执法工作职责。从明确执法职责权限、推进依法履职、提升执法透明度出发,要求开展执法事项梳理和公示,厘清综合执法职责边界,加强县级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推进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落实和收回委托处罚权事项的衔接等工作。二是严格规范行政检查。为切实整治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提出开展行政检查主体资格确认公告,梳理公示行政检查事项目录,科学制定涉企行政检查年度计划,规范检查程序标准,优化检查方式等工作。三是优化监管工作机制。优化“综合查一次”“跨部门综合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行政检查比例、频次和方式,建立非现场监管,实现执法更智能、更精准。四是推进柔性执法方式。根据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强调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更多领域建立轻微违法依法不予实施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探索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等。

第三项重点任务是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一是健全监督体系。落实中央文件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的要求,强化县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建设,健全各行政执法机关监督工作机构和人员,推动监督工作向镇(街道)延伸。二是加大监督力度。为充分发挥执法监督职能,提出规范县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使用,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对行政执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等。三是创新监督方式。从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出发,提出建立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涉企投诉举报快速响应处理机制,积极发挥基层联系点和执法监督员作用等。

第四项重点任务是加强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一是常态化排查问题。对照上级确定的“六个方面”共性问题类型,通过“三排三查”机制收集见人见事见单位的个性问题,并录入信息化平台管理。二是严要求整改问题。落实镇(街道)、各行政执法部门和跨部门三个层面整治责任,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采取不同整改形式,实施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有效整改。三是专业化评估成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满意度调查,对整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做好国家和省关于三年行动终期评估的迎查工作。

第五项重点任务是加强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一是强化平台日常应用。严格落实“线上审批备案、扫码进企检查”的程序要求,加强执法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平台应用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平台应用率和企业知晓度。二是强化平台应用分析。运用平台统计分析,对预警异常情况进行交办督办,收集企业意见建议,邀请执法监督员参与执法检查。

第六项重点任务是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保障,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一是强化人员保障。按照“充实一线、加强基层”的原则,合理配备执法力量,整合法制审核力量,建立健全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将行政执法评议结果运用于执法人员的奖惩。二是强化职业保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尽职免责机制,细化追责、免予问责情形和容错纠错程序,进一步激励行政执法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三是强化装备保障。明确按照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将行政执法工作经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专项经费、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专项经费和行政执法装备配备费用纳入本级预算。

(三)工作要求。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行政执法部门主体责任,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强化督查评估,全面评估行政执法质量情况,加强督查检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多种方式报道行动进展,争取群众和企业关注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王常务的讲话要求: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相关决策部署,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营造更加规范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让全社会感受到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推动各方扛起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职能作用,共同抓好《巩固年方案》的落实,努力以高水平行政执法工作,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阜宁法治新实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