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战略,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县阀体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县修订了《阜宁县阀体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必要性和起草过程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为指导思想,寻找产业增长点,为县内的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协同创新、研发方向等提供路径指引,优化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二、起草过程
经多方面论证,起草了《阜宁县阀体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规划》草案,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并向各相关单位书面征求了意见。经县司法局、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后,提请审议研究决定。
三、主要内容
(一)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工程,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阀体装备产业,推动重点阀体装备企业向基地型、总部型发展,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阀体装备产业基地。搭建政府主导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整合产业资源,搭建技术创新、品牌推广,人才交流等产业服务平台。通过阀体装备技术联盟,加强行业企业交流,推动阀体装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快速提升。围绕阜宁县情况,策划、创建阀体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放大优势谋划转型升级品牌,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阜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激发企业内在创新活力。建立阀体装备产业园,通过动态管理、重点资助培育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大科技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落实扶持政策等措施助力阀体装备创新企业发展,打通企业成长载体链条。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梳理一批5000万元以上增长快速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培育库,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催生更多创新型、跳跃性发展的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三)实施产业技术提升工程,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重点突破技术短板推动成果转化。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完善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建设。发挥好高水平专家在战略规划、咨询评议和宏观决策中的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由阜宁县政府重点扶持,高校院所及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创新平台及技术转移平台。
(四)实施专业人才倍增工程,构筑产业人才高地。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有重点、分层次、成体系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人才综合素质,同时适当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人才培养基地依据产业发展不同需求,承担高端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工人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创新。鼓励企业采用人力资本、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加大对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资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实施服务机构赋能工程,优化阀体装备发展生态。大力招引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创投、风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管理公司等来阜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鼓励驻阜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设立镇级营业网点,探索建立阜宁金融中心,引导县城金融资源集聚发展。县政府积极联合金融服务机构,设立“苏科贷”阀体装备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合作银行在此基础上给予数倍的支持,授信不低于50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阀体装备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