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概况

发布日期:2025-01-08 15:15

阜宁县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南与建湖县、北与滨海县接壤,东与射阳县毗邻,西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相望。县域介于北纬33度26分至33度59分、东经119度27分至119度58分之间,南北长52.5公里,东西宽48公里,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112万。辖建制镇13个、街道办事处4个,以及省级阜宁经济开发区、高新区、金沙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生态经济区。202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0.8亿元,同比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241亿元,同比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30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70元,同比增长6.3%;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列第82位。

一、经济运行在高效统筹中回升向好。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克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周期性调整影响,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6亿元,同比增长8.1%。“3+2+3”产业链持续扩张,环保滤料产业获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实现税收超千万元企业32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增国家绿色工厂、市场质量信用AAA级企业各1家,完成企业股改7家。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3个,新增国家5G工厂1家,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试点示范项目1个。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亩、千亩以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丰产片16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实现“双增”。“七彩阜宁”获评国家区域农业形象品牌,“阜宁大糕”入选江苏省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阜宁大米”获得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全省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实施农业重大项目17个,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20亿元,有机产品认证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现代服务业稳步提质。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7.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010亿元、820亿元。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验收,完成网络零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年接待游客6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建筑业产值843亿元、同比增长10%。商品房上市29.3万平方米、销售32.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1232套“保交房”任务。

二、内生动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重点改革稳妥有序。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36个,营商环境评价全省排名大幅提升。县属国有企业实现AA+资信等级全覆盖。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清查利用工作扎实有效,盘盈资产166.5亿元。“小田变大田”改革全面推广,整合农地23万亩。盘活利用低效闲置厂房36.8万平方米,入选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金奖励地区。高新区供热片区调整方案获省发改委批准,园区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完成全社会研发投入17.8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0亿元,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建成省级研发机构5家,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阜宁中心揭牌运营。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6家、国家高企35家,获评瞪羚企业2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人,聘任技术经理人25人,引进科技副总23人。在县域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百强县榜单中列第88位。对外开放纵深拓展。实际使用外资39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2.5%,外贸进出口总额62亿元、同比增长11.6%,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4.9亿元。组织5•18经贸洽谈会等重点产业招商推介活动11场次,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36个、74个、48个。盐阜快速通道建成通车,盐阜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三、城乡面貌在融合发展中持续改善。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县全民健身中心综合体建成运营,成功承办省第二届社区运动会总决赛等重要体育赛事。完成房屋征收1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4个。新增、改造公共停车位1400个、口袋公园2个、绿地20万平方米。铺设城镇燃气管网30公里,实现建制镇管道燃气全覆盖。完成通港大桥建设、隆华路和香港路(宝丰国际-G204段)提升工程。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完成镇村布局优化规划编制,改善农房2400户,新建、改造户厕1万座,创成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个。养护提升农村公路52公里,改造危旧桥涵31座,获评省农村物流达标县。全省红色村试点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停翅港村召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5个,全县328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平达60.5万元。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有力。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程113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7.2%、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新建、修复城乡污水管网460公里、污水处理设施30座,新增幸福河湖10条、生态河道144公里,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达100%。完成9个高风险遗留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安全利用率达100%。新造成片林1011.8亩,建成绿美村庄12个。

四、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更加殷实。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增城镇就业4900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801人,县零工市场获省级认定。新增职工参保7628人,全省城乡居保和征地保障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2个。完成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803户,新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家、长者幸福食堂23家。全年发放困境儿童保障金、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各类补助资金4.1亿元。新建、改造镇级公益性公墓4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建成运营。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省级评估,完成4所学校提档升级工程,创成名校长工作室2个、名师工作室7个。促进全民健康工作入选“健康中国实践案例”,县人民医院跻身全国三级公立医院B+等级、南院区二期全面投入使用,县二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建成运营,县三院创成二级专科医院,新增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家。新建省级普惠托育机构、示范托育机构各1家,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3个。淮剧、杂技、打春牛等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全底线更加稳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纵深推进,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3万多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5%。县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中心建成运行,完成全省农村基层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试点工作。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7.5%,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违法犯罪警情、刑事发案、电诈发案实现“三下降”,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五、自身建设在担当作为中全面加强。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坚持县政府工作周例会制度,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跟踪问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落地落实。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下放行政许可事项33项。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全面强化精文减会,基层减负取得实效。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各类交办件全部办结。“12345”政务热线受理各类工单9万余件,按时办结率、回访满意率均超98%。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机制持续优化,行政执法质量有效提升,整改销号突出问题62条。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50条,实施重大项目审计49个。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6件、政协委员提案187件,满意率均达99%。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政府系统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进、成效显著。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得到全面落实,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更加严格,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大幅压降,获评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县。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档案、地方志、对台、侨务、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和“三老一关一参三会”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打印 关闭